决定离开加拿大之前,你有没有认真考虑过税务?
离境税、非税务居民身份、银行、RRSP、TFSA,光听名字就让人头大吧?
先看这篇:离开加拿大,别忘了离境税
看完了,再看下面
离境前,该做哪些事?
第一,通知银行
先来个灵魂拷问:你知道税务身份变化了,要及时通知金融机构吗?
你走了之后,加拿大的银行、券商就会变成“代扣员”(withholding agent)。你的投资收益他们必须先扣 25% 上缴 CRA,再把剩下的给你。到年底你会收到一张 NR4 ,上面写清楚:你赚了多少,预扣了多少,还标了你的“税务属地”。这张表千万别当废纸一扔,要拿回你税务属地国报税的。
什么是预扣税,请看这篇:非税务居民该怎样报源自加拿大的收入?
第二,停掉福利
CCB(牛奶金)、GST/HST 退税、OTB(安省福利)……这些都是“税务居民专享”。一旦税务身份变了,要主动通知CRA让他们别再发了。不然迟早会被追讨,那时多尴尬。
第三,RRSP
如果你用过首次购房计划(Home Buyers’ Plan)或终身学习计划(Lifetime Learning Plan),离境后60天内必须还清。不然,欠款会直接算进你离境当年的收入,立刻计税。
第四,TFSA
这是个大家最容易踩坑的地方。
根据CRA官网:
- 正确姿势:你在居民时期存进去的钱,可以继续免税增长,不用取出来,也不会被 CRA 罚
- 大忌:离境后再往里供款。哪怕只放一块钱进去,也会被罚每月1%。
但是,但!但!但!尽管CRA的网页是这么写的,但实际操作中根本不是这么执行的。我注意到,任何非税务居民只要在TFSA内保留余额都会被罚。虽然可以跟CRA纠缠一番最终还是能减免罚金,但毕竟耗时耗力,缠斗的过程让人心力交瘁。
所以,我推荐的做法是:离境前将TFSA全部清空,一分也不要留,最好关闭账户。
第五,确定税务属地
确定新居住国的税务身份很重要。要是两边都认你是居民,可能就面临“双重征税”。好在加拿大和很多国家签了税务协定(Tax Treaty),里面有“打架规则”,比如你住哪儿超过 183 天,就归谁管。这一步务必要查查本地税法,确认清楚。
第六,离境后还有加拿大收入?照样要报
离境后,若依旧有“源自加拿大”的收入,要仔细考虑是否报税。如果已经有人帮你代扣代缴了 – 通常按25% – 可以不报税。养老金、特许权使用费之类,也都有相应的预扣规则。最好请会计师帮忙算算,别糊里糊涂被多扣,看哪些预扣掉的税可以通过报税退回来。
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我的文章,真心希望它对你有帮助!如果觉得有用,欢迎收藏、转发,但记得带上我的名字。这篇文章是基于我个人的理解和经验写的,主要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些一般信息。每个人的税务情况都不一样,所以这些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专业意见。如果要做出重要的财务或税务决定,还是建议大家咨询专业人士,或参考官网的最新信息。毕竟政策变化快,我的内容可能没办法覆盖所有细节和动态。
马云, Carol Ma,CPA, TEP,加拿大注册会计师,信托遗产规划师。2006 – 2014年就职于加拿大联邦税务局(CRA),先后担任中小企业税务审计部 ( Audit Division)地下经济审计官; 重案调查部 (Investigation/Enforcement Division)特殊犯罪收入调查官;税案申诉部(Appeals Division)税务申诉裁决官。2014年加入 Tax Solutions Canada 出任 Case Manager,2015成立 JKtax 马云会计师事务所。电话 905-940-1999;邮件 admin@jktax.ca; 助理微信 jktax-vivian,jktax-q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