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ve all, trust a few, trust us.

拿退税,其实并不值得开心…

为什么说,拿退税并不一定是好事?

每年报税季一到,大家都盼着一个事儿:退税!

这点特别明显,如果做出来的税表是退税,尤其金额大的,客户一般不会问问题,麻溜儿签字;如果最后是欠税的,往往就要逐行仔细看了,是不是哪里算多了呢。

但,拿退税,真的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么?

退税≠政府白给钱,交税≠吃亏了

很多人以为,退税是政府白给了一笔钱,实在是误会

举个例子

你可以把“报税”想象成去吃饭 – 刚进门,前台小姐姐看了你一眼,心想:“这位小哥看起来吃不多,先收$50。” 这就是税务上的 withhold tax at source,也就是你平时从工资里先被扣走的税,是按“预估”来的,不一定准;

结果你坐进去,吃完开胃菜,再吃主食,然后龙虾牛排哈根达斯,吃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,最后一结账:你实际吃了$80的量,所以出门前还得再补$30。这,就叫欠税(balance owing)

但,如果你那天状态不好,只吃了点水果和几块小蛋糕,前台一看你只吃了$30的内容,就给你退了$20。这,就叫退税(refund)

所以呢,退税并不是天上掉馅饼,它只是你之前多交的钱,现在还给你罢了。换句话说,这钱本来就是你的,一直“存”在CRA,现在还你了,还没给利息。有啥好高兴的?

每年都拿退税?可能是个信号

很多人一报税就能退回成千上万,表面看起来很爽,但其实是因为你平时被预扣的税太多了!这些钱如果你留在自己手里,可以拿去投资、还信用卡、还房贷、天天吃火锅,也比让政府白压一年强。

当然了,如果你是“手头有钱就花光”的选手,那把钱“存”在CRA那儿当强制储蓄也不是坏事。

但如果你想要每个月多点现金流、理财空间大一点,就该动动TD1表的脑筋了。TD1 (Personal Tax Credits Return)在加拿大税务里,是个非常基础、却非常关键的表格。简单来说,它是用来告诉你的雇主:你一年可以有哪些“免税额度”可以不用扣税。雇主根据这张表,来决定每个月从你工资里扣多少

TD1 有两个版本,一个联邦的,一个安省的。在安省工作的,两张都要填,通常新员工入职时会一起填了交给HR。这表填得越清楚、越合理,雇主就越不会“多扣”,你拿到手的工资也就越真实接近你应得的数。

什么时候要更新 TD1?

换新工作、收入状况有变(比如开始上学、父母不能自理依靠你)、多份工作同时进行。

❗如果不填,会怎样?雇主会默认你没有任何免税额,直接按满税率从你工资里扣税,这就导致你每个月多扣税、少拿钱,直到报税时才能退。

怎样避免税季“大退税”或“大补税”?

  • T4员工:和HR沟通,合理填TD1,别一刀切地多扣
  • 自雇人士:定期估算收入、按季度进行预缴,别到年底才发现欠一大笔
  • 加点策略:合理利用 RRSP FHSA 这类工具,既省税,又为将来储蓄

退税不是越多越好,钱在自己手里才踏实

退税不代表你赚到了,可能只是你一年里“预交太多”; 欠税也不一定是坏事,说明你“赚得多”!

最好的状态是:不多不少,正好打平,刚刚好。

所以别太羡慕那些“年年退税”的人,也别太怕自己“补税”,重要的是:把钱合理留在自己手里,别让CRA白白当你一年的管家,还没利息!


你花时间阅读我的文章,真心希望它对你有帮助!如果觉得有用,欢迎收藏、转发,但记得带上我的名字。这篇文章是基于我个人的理解和经验写的,主要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些一般信息。每个人的税务情况都不一样,所以这些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专业意见。如果要做重要的财务或税务决定,还是建议大家咨询专业人士,或参考CRA官网的最新信息。毕竟政策变化快,我的内容没办法覆盖所有细节和动态。

马云, Carol Ma,CPA, TEP,加拿大注册会计师,信托和遗产规划师。2006 – 2014年就职于加拿大联邦税务局(CRA),先后担任中小企业税务审计部 ( Audit Division)地下经济审计官; 重案调查部 (Investigation/Enforcement Division)特殊犯罪收入调查官;税案申诉部(Appeals Division)税务申诉裁决官。2014年加入 Tax Solutions Canada 出任 Case Manager,2015成立 JKtax 马云会计师事务所。电话 905-940-1999;邮件 admin@jktax.ca; 助理微信 jktax-vivian,jktax-q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