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ve all, trust a few, trust us.

交了一辈子CPP,到底亏不亏?

这大概是很多人心里最真实的疑问:

“我从18岁开始工作,每年都交CPP,交了一辈子。结果人一去世,这钱就没了?那不亏大了?”

今天,我就把这事儿捋个明白。

坚持读完你就知道,CPP到底是亏是赚。

CPP不是“存钱罐”,而是“终身保险”

很多人以为CPP是政府帮你存着钱,将来老了就“取回来”。

其实,它根本不是储蓄,而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保险

CPP的运行逻辑很简单:

你现在交的钱,不是存在你名下,而是进了一个大池子:

一部分直接发给现在那些正在领CPP的老人,这叫 pay-as-you-go,中文意思就是“现收现付”;另一部分由一个机构掌管,去投资股票、债券啥的,赚了钱备着未来用。

所以,它更像“全民养老互助+专业投资”,不是谁存了多少就领多少。你年轻时出力,养今天的老人;轮到你老了,年轻人出钱+投资回报养你。

一辈子交了多少?

我们先算笔账。

在加拿大,每个打工人每年都要交CPP (除非你年收入低于$3,500,那不用交)。

  • 年收入中从$3,500到年度上限(YMPE)的部分,雇员交 5.95%
  • 你的雇主也要帮你交 5.95%
  • 自雇人士自己扛,承担两份,交 11.9%

2025年的YMPE是$71,300,  所以你最多能给CPP供款:(71,300 – 3,500) × 5.95% ≈ $4,034/年(雇员部分)

如果从18岁起,每年的收入都够上限、全额供CPP到65岁,那么47年下来,你大概能投入12万

这是估算。因为以前那些年,CPP供款上限是很低的,所以不能简单乘以现在的数。粗算一下:早年供的少,大约$1,000/年,后来金额逐年上升,按平均每年$2,500左右,合计$117,500;再加雇主的部分,总约投入$235,000。这是我的简化算法,实际还得看你的CPP记录,可以查看 My Service Canada Account)

所以,从18岁到65岁,雇员和雇主加起来供入CPP的金额约为24万

是不是吓一跳?

嗯嗯,我也是。

然后,看能拿回多少。

能领多少?

CPP的本质是终身年金。从65岁起每月发钱,到死为止,还能每年随物价指数涨一点。

2025年,最高每月可以领CPP $1433。

如果你从18岁起一直“交满额”,65岁开始领,活到80岁:$1,433 × 12 × 15年 ≈ $258,000(忽略每年涨幅,实际会更多)。

如果活得久,比如到90岁,那你就彻底“赚”了,总共能领 43万

因为CPP是终身发,活多久领多久。早领(60岁开始)每月减0.6%; 晚领(70岁开始)每月增0.7%,灵活选。

也就是说,你活得越久,越值!

那,如果人早走了呢?

好问题。

如果不幸去世,CPP就只发到去世当月的,确实“拿不回太多”。去世后,能给的主要有:

  1. Death Benefit(死亡抚恤金):一次性给$2,500,通常发给遗产或家人。如果还没领过CPP呢(太早逝),2025年新规再加$2,500,总共$5,000

  2. Survivor’s Pension(遗属养老金)- 若配偶仍在世,可领取你CPP的约60%(有上限),再婚不影响,领到死;若有未成年子女(未满18),也能拿到每人约$300/月;或年纪在 18-25之间全日制上学的孩子,也能领;如果这期间孩子有兼职收入,金额减半

如果夫妻两人都早去世了,孩子也成年了,那这笔钱基本就“归系统”了,不会进遗产,也不会退回来。

这么看,如果领15年,能拿回25万,算勉强回本;少于15年确实是“亏”的。

可问题是:

CPP本来就不是让你“赚”的。它不是投资,是“保险”。它的核心不是让你赚回本,而是让你永远不至于没钱养老

你想,这世界上还有哪种投资能保证你:

  • 活到120岁还不停发钱
  • 每年都自动跟着物价涨
  • 万一你残障、去世,家人还能继续领
  • 不怕股灾、不怕利率、不怕房价暴跌?

答案是,只有CPP,你说“值不值”?

值不值得看你用什么角度衡量。从投资角度看,也许平平无奇;但从保险与社会安全角度看,它无价。

CPP是全民分担的保险池,有人早走,有人长寿,有人失业,有人残障。大家共同承担,换来整个社会的安全。

这就像你家的房屋保险,一辈子没失火,保费白交了,看似亏了;但正因为大家都买了保险,才不会乱。

我们习惯用“回报率”去衡量一笔投资,但CPP的意义从来不在数字上。它的存在,不是让你发财,而是保证你不掉队。现在你投钱帮别人的父母养老,将来别人的孩子也投钱给你养老,公平吧?

所以,你说,交了一辈子CPP,值吗?


你花时间阅读我的文章,真心希望它对你有帮助!如果觉得有用,欢迎收藏、转发,但记得带上我的名字。文章是基于我个人的理解写的,主要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些一般信息。每个人的税务情况都不一样,所以这些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专业意见。如果要做出重要的财务或税务决定,还是建议大家咨询专业人士,或参考官网的最新信息。毕竟政策变化快,我的内容可能没办法覆盖所有细节和动态。

马云, Carol Ma,CPA, TEP,加拿大注册会计师,信托和遗产规划师。2006 – 2014年就职于加拿大联邦税务局(CRA),先后担任中小企业税务审计部 ( Audit Division)地下经济审计官; 重案调查部 (Investigation/Enforcement Division)特殊犯罪收入调查官;税案申诉部(Appeals Division)税务申诉裁决官。2014年加入 Tax Solutions Canada 出任 Case Manager,2015成立 JKtax 马云会计师事务所。电话 905-940-1999;邮件 admin@jktax.ca; 助理微信 jktax-vivian,jktax-q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