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公司这事,通常就分两种:一种是冲着赚钱去的,另一种是心怀苍生、为社会谋福利。
我德行浅薄,修为有限,只能算第一种,开公司就是为了赚钱。
这种盈利为目的的公司,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公司。我看了一圈,周围的老板们大多和我境界相当,开的都是普通公司。普通公司一旦有了收入,就得老老实实交税。而那些心怀三界、立志拯救天下苍生的公司呢,要么是非营利组织(NPO),要么是慈善机构。它们赚到钱了可以不交税,但这些钱必须用回公益、回馈社会。
2015年,我成立了第一家公司。当时我一人身兼数职,既是股东,也是唯一员工。干了半年后,账上总算有了些盈余,我就开始琢磨:怎么把公司赚的钱都揣到自己兜里呢?
有些人的逻辑很简单:公司是我的 + 钱是公司的 = 钱是我的。要真这么想,那可就危险了。
首先,公司账上的钱≠老板的钱。老板的钱可以随便花,但公司的钱,老板不能随意挪用。要想花公司的钱,得先把钱正儿八经地发到自己名下才行。
开过公司的人都知道,公司成立后得去银行开个账户,所有跟公司经营有关的收支都要通过这个账户走。而且记账时,每一笔都要有明确的来龙去脉。股东虽是老板,但公司交完税后的”结余”才算属于股东,并且要正式发出来。发到个人账户后,还要再交个人税,这钱才能可以随便花。
那么问题来了,该发工资呢,还是分红呢,还是两者混合?
发工资
对公司来说,给员工发工资是最正常不过的事,工资算作公司的费用,可以抵减公司的收入。在加拿大,私人小公司享有小企业税收优惠(SBD),前50万的利润按低税率12.2%(2019年是12.5%,2020年及以后一直是12.2%)所以很多人觉得公司可以省不少税。
举个例子:
假设公司年收入50万,发10万的工资,那么报税时净收入就是40万,按12.5%的税率,需交税5万。我作为雇员拿到10万工资,按T4报税,交个人税2.4万。公司和个人加起来,总共交税7万。
公司给雇员发工资时要代扣代缴CPP、个人税 和 EI(持股40%以上的股东免EI)同时公司作为雇主还要为员工”匹配”等额的CPP。2019年的CPP最高供款额为$2,749,意味着如果老板给自己发工资,公司和个人一共要支付$2,749×2 = $5,498的CPP成本。
而交了CPP的好处是,退休后可以领取CPP养老金,至于能领多少,取决于你供了多少年,供了多少金额。而且公司发工资时会出T4,这会给个人增加RRSP额度,购买RRSP还可以减少个人应纳税收入,从而降低个人所得税。
发分红
同样还是这家公司,收入50万,这次老板不给自己发工资,而是选择分红,还是10万(注意:分红不是费用,不能抵扣公司收入)。公司按50万收入交税,50万X12.5% = $62,500;老板拿到10万分红,交税约1.7万。这样算下来,公司和个人加起来总共也是交税7万。
但和拿10万的工资相比,10万分红的个人税要少一些,这是因为这笔钱在公司层面已经交过税了。这背后是加拿大税法中的一个概念,叫”integration”。大致意思是,同一笔收入无论是直接发给个人还是通过公司再发给个人,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,最终交的税应该差不多。这样设计的目的是,大家就不用费尽心思通过各种方式避税了。可是,这个世界并不完美,即便有了integration,税收上还是会有些差异,所以发工资和分红在实际交税上做不到完全相同,但这个差异还是比较小的。
分红是公司有了税后结余后,股东因持股而获得的收益,不算个人的”earned income”,所以不会产生RRSP额度,也不能用来抵扣儿童看护费用。同时,分红也不能给CPP供款,如果老板每年只给自己分红,那他的RRSP额度和CPP供款实际上都是零。
所以说,发工资和发分红各有利弊,得结合自身需求来选择。如果我近期想买房,需要贷款,同样报10万的收入,银行更认可工资收入,因为工资相对稳定,而分红具有随意性,相对来说没那么靠谱。
归还股东借款
成立公司时,通常由股东投入第一笔启动资金,这笔钱算作股东个人借给公司的”股东借款” – Shareholder Loan。公司用这笔钱买材料、付账单、开始运营,才有了第一笔收入。等公司有了盈余,股东可以把这笔钱拿回来,这就是”归还股东”。借多少还多少,对股东来说收回借款不构成收入,所以这钱回笼是免税的。等到所有的股东借款都还清后,如果股东还想从公司拿钱,就得考虑是发工资还是分红了。
公私混淆
我见过一些老板,自己缺钱时就从公司借一笔用于个人消费,却不按时还;有时候公司资金周转不过来,又把个人的钱转给公司救急,也不做相关记录。这样一来,个人和公司的钱混在一起,时间久了,自己都理不清。
还有些老板干脆让客户把应付给公司的钱直接打到个人账户上,等公司需要用钱时再从个人账户转回公司。这种情况下,公司在账面上看起来连年亏损或利润很低,但实际上一直在积极运营,甚至还在扩招员工。银行账目显示老板个人持续向公司注资,明面上公司不赚钱,老板个人还贴钱干活。如果你是税务局的人,看到这种情况,能不怀疑吗?
这样的老板是CRA的”最爱”,年年盯,一查一个准。一旦被查,就得花大量人力和时间把几年来的账目逐笔说清楚,说不清楚就等着补税、罚款、补利息,十全大补。
做老板,最重要的是学会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,哪些是公司的。公私分明,既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公司负责。这和做人是一样的,越界的事情少干,边界清楚,心安理得。最终,财务的健康也是生活的健康,心头无债一身轻。
感谢阅读,欢迎转发,转发请带上作者。本文可能未覆盖所有细节和最新动态,建议查询CRA官网,以获取官方最全面最准确的资讯。
马云,Carol Ma, CPA, TEP。2006–2014年就职于加拿大联邦税务局(CRA),先后担任中小企业税务审计部 (Audit Division)地下经济审计官、重案调查部 (Investigation/Enforcement Division)特殊犯罪收入调查官、税案申诉部(Appeals Division) 税务申诉裁决官。2014年加盟 Tax Solutions Canada 出任 Tax Manager,2015年成立 JKtax 马云会计师事务所。电话 905-940-1999;邮件 admin@jktax.ca;助理微信 jktax-caro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