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次回国,我被朋友带去了一些娱乐场所,像歌舞剧院、游乐园、酒吧、KTV、台球馆…等等。一番体验下来,除了娱乐了自己,还涨了不少见识。
我发现,同样的项目,中国和加拿大的规矩和玩法差别可大了去了!当然,娱乐程度也是天上地下。
好,下面开始聊税。
电影票、演出票 — “娱乐场所”的秘密
电影院、剧场、演出场馆…这些地方在CRA眼里统一被划到“place of amusement”,也就是俗称的“娱乐场所”。
加拿大的GST/HST规则很直白:
- 门票超过 $1 → 活动又符合“娱乐”性质的,必须收 GST/HST
- 门票 $1 或以下,而且是公益性质,比如教堂、慈善组织办的 → 可以免GST/HST
举个例子
教堂是宗教场所,平时收门票让人参观,没问题,不算娱乐场所,门票上不收GST/HST;
可是,如果教堂办了一场音乐会,不是慈善募捐而是纯娱乐的演出,观众买票进场,那,这一刻它就切换模式成了 “娱乐场所”了,票价上就得收 GST/HST。
所以,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手里的电影票、演出票,都是有GST/HST的。
专业会议:国内会 vs. 国外会
再来看专业会议的门票。
🔎检验你英文水平的时刻到了:convention 是指不向公众开放的正式集会,它是封闭的、面向特定群体的聚会,比如专业人士的年会、会计师的研讨会、医生的学术会等。但,如果主要目的是娱乐、抽奖,或就是一个公开的展会,比如车展,就不算是 convention。
在CRA眼里,convention 是提供服务的,大原则下,门票要收 GST/HST。
但convention又细分为国内和国外:
Domestic convention 国内会议 – 国内指加拿大本地,主办方必须在门票上加收 GST/HST。不过,如果参会的是非居民,可享受一点特殊优惠,CRA给了一个计算公式给他们部分“免税”
Foreign convention 外国会议 –这才是真正的免税,主办方不收 GST/HST
那,怎样才算“外国会议”?
根据 ETA第123(1)条,外国会议得同时满足两个条件:
- 至少 75% 的参会费是由”非居民“支付的,并且
- 主办方本身也得是境外机构,或由非居民控制的
如果只满足一个条件,比如参会的都是外国人,但主办方是加拿大公司,那不好意思,还是得按国内会议收 GST/HST。
退税?
如果符合“外国会议”,主办方可以跟CRA申请退回场地租金和会议材料费里的那些GST/HST;
非居民参展商(exhibitors)还能根据 ETA 第 252.3 条退回展位租金里的 GST/HST,但个人的交通、餐饮、娱乐类的开销,不能算入。
明星巡演
最后一个:外国明星巡演。
很多人以为,外国团队来加拿大演出,门票钱都直接进了艺人口袋,其实不然。👉 规则是:外国演出团队必须注册GST/HST,并在离开加拿大前把税结清。
也就是说,舞台搭起来,票卖出去,CRA就已经蹲在门口,等着跟大明星分成了。明星也得上税。
那么,中国的娱乐场所,有什么秘密呢?
秘密不在包间,都在税表里。
别被那些灯红酒绿迷了眼,后台真正的大佬不是老板,而是地方税务局。对他们来说,娱乐场所是重点监控对象,最容易偷税漏税。一旦搞了“擦边球”或违法娱乐项目,第一个找上门的一般不是警察,而是税务局。
为什么呢?
因为账面亏损,却天天豪装豪采?上报的营业额50万,酒水一查流水有500万?税务局请喝茶的速度可比公安局快多了。娱乐场所的税收,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。换句话说,越是看似声色犬马的地方,越是税收大户。
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我的文章,真心希望它对你有帮助!如果觉得有用,欢迎收藏、转发,但记得带上我的名字。这篇文章是基于我个人的理解和经验写的,主要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些一般信息。每个人的税务情况都不一样,所以这些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专业意见。如果要做出重要的财务或税务决定,还是建议大家咨询专业人士,或参考官网的最新信息。毕竟政策变化快,我的内容可能没办法覆盖所有细节和动态。
马云, Carol Ma,CPA, TEP,加拿大注册会计师,信托遗产规划师。2006 – 2014年就职于加拿大联邦税务局(CRA),先后担任中小企业税务审计部 ( Audit Division)地下经济审计官; 重案调查部 (Investigation/Enforcement Division)特殊犯罪收入调查官;税案申诉部(Appeals Division)税务申诉裁决官。2014年加入 Tax Solutions Canada 出任 Case Manager,2015成立 JKtax 马云会计师事务所。电话 905-940-1999;邮件 admin@jktax.ca; 助理微信 jktax-vivian,jktax-q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