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刚登陆加拿大,满脑子都是安顿生活:租房、买菜、上学、考驾照。
但别忘了,税务才是你真正融入加拿大的第一道门槛。
别小看这一步,报税不仅是义务,更是少交冤枉钱、领福利的关键。
1. “税务居民”身份 — 你到底是谁的人?
为什么重要?
因为身份决定你要不要为“全球收入”交税。
全球收入 = 无论你在加拿大挣的工资,还是在国内收的租金、股息、利息、养老金,都要报。
常见情况:
- 大部分新移民一落地就和加拿大建立起了“居住联系” – 买房、长期租房、配偶孩子一起住、银行账户、信用卡、理财、驾照、车、医疗保险、各种社会和经济关系都纷纷建立了,那就是”税务居民“;如果只短登,全家呆两三周看看枫叶就回国,不算。真正长登那天起才算
- 当年在加拿大待满183天,即使没建立居住联系,仅凭时间够长也会被CRA“视同为“税务居民,一样纳税
- 如果你一直在国内,但在加国有居所、家属、各种居住联系,CRA也可能认定你是事实居民(factual resident),税务义务和居民一样
- 你从成为税务居民那一天起,才开始有申报“全球收入”的义务;在这之前的全球收入尽管和加拿大无关,不用交加拿大税,但第一次报税时还是要提供的,用于计算各项福利给多少
📌 小贴士:税务居民身份不是看护照和枫叶卡,也不是自己决定,而是看你和加拿大的“事实情况、居住联系”。
2. SIN号
- 没有SIN号,报不了税,也领不了退税和福利。SIN就是你在税务局的身份证
- 万一拿不到 SIN,可以去 Service Canada 申请个临时税号 TTN
- 保管好SIN,防止被骗子冒用;常见骗局:冒充CRA要你“马上交税”要么“冻结护照”。记住:CRA不会用威胁语言,更不会通过微信、WhatsApp 联系
3. 第一次报税
- 截止日期:次年4月30日
- 第一次申报要写清“成为税务居民的日期”,这决定了你从哪天起算全球收入;没收入也要报,否则拿不到福利
- 新移民第一次报税,个人无需披露海外资产(T1135); 在移民当年也无需申报外国隶属公司(T1134)
4. 福利:报税才有资格领
大多数福利是按家庭净收入给的,CRA会看你和配偶在”登陆前“和”登陆后“的全球收入。就算配偶还没移民,也得报,不然不给福利。
常见的福利有哪些?
戳我链接:
家庭福利: GSTC, OTB, CCR, CCB 和 CTC
5. 加拿大的税
加拿大的税收体系大致分两层:联邦收一份,省里再收一份。
联邦政府和省政府靠个人所得税、公司税、GST/HST 养活自己;而市政府没有权力征这种“直接税”,市里主要是通过和财产相关的税来收钱的,比如土地转让税、地税、和市政服务费(虽然不是“税”,但也是市政府强制收的费用, 像垃圾处理费、车牌年检费、趴车许可证费,这些不是“税”,但你都得交)。
6. 全球收入都要交代
什么是“全球收入”?
一句话:你挣的任何钱,只要你是加拿大税务居民,就要老实交代。常见类型:工资、奖金、房租、养老金、股息、利息、资本增值,无论境内境外,全报。
关键点:
- 成为加拿大税务居民之后的全球收入才涉税
- 新移民第一次报税,记得提供夫妻二人成为税务居民之前的这部分收入,方便CRA计算个人免税额、福利等
- 同一笔收入如果已经给外国交了税,可报成 Foreign Tax Credit,用来冲抵加拿大税
- 你成为税务居民当天持有的海外资产,按这天的市价记成“重置成本”。将来出售,加拿大只对之后的涨幅征税,这就是“step-up cost”。比如,你国内的房子最早是200万购入,到你成为加拿大税务居民这一天市值500万,那500万就是房子的”重置成本“。未来卖掉时,CRA拿500万为基数计算之后的涨幅,只为这部分交税
新移民总觉得,我在国内的工资、房租、理财收益、养老金…你们加拿大怎么会知道?
结果,该报没报,等到CRA查账,罚款加利息一大堆。千万别低估CRA的审计能力,它的大数据渠道、信息互换能力非常强大。
7. 消费税(GST/HST)
加拿大全国都有GST(5%),到各个省还有省级PST。安省是把GST和PST两税合并了,叫 HST,目前按 13% 征收。
提醒:
- 新移民来后做个小生意,如果连续四个季度的毛收入达到3万,必须注册GST/HST号;只有少数行业可以豁免
- 买新房,自住,可申请 HST 自住房退税,别错过
- 买新房,出租,可申请 HST 出租房退税
- 买旧房,不交HST,自然也不退
8. 空置税
- 联邦 UHT(2022 起):只针对非PR、非公民、没加国身份的外国人。新移民你有PR身份所以不用管
- 多伦多 VHT (2022起):只要房子在多伦多市,无论身份身份都得报。申报≠一定交税;不申报 = 罚款 + 闹心
9. 公司税:
- 新移民如果创业,别急着开公司,先了解本地情况,跟会计师约谈,提前设计好股权架构很重要
- 公司一旦成立,必须每年报税
- 加拿大人控股的私营小企业(CCPC)享有低税率,安省现在是12.2%
安省的“特色税”
除了联邦税,安省自己还有几道“小菜”,比如:
10. 地税 – Property Tax, 市政府收,每年几千到上万不等,跟房价有关
11. 土地转让税 – Land Transfer Tax, 买房时交的一次性税,按房价计算
除了省级的土地转让税,多伦多市还有市级的“土地转让税”,相当于买一套房,得交两笔土地转让税。但好消息是:符合全球首次购房的可以拿点退税,不多,几千刀。
新移民最常见的坑
- 只报加拿大收入,漏报了海外
- 不注册、不查看CRA My Account,错过通知
- 收到CRA来信后,不及时回复
- 不报海外资产 – 海外资产成本(指”重置成本“)超过10万,必须申报。但,为了减轻新移民负担,政府规定新移民第一年报税时不强制报T1135;第二年必须报
- 不报海外隶属公司 – ”直接“或”间接“持有海外公司的,比如持有其至少1%的投票权股份、或与你的关联人共同持有10%以上股份的,要申报T1134;同样, 新移民头一年不需申报,第二年开始必须披露所有海外公司的详细信息,包括财务报表、收入、股息等
- 回流的移民:如果你之前是加拿大税务居民、后来变为非居民、如今再返回加拿大恢复了税务居民身份,则不视为“首次”居民,T1135和T1134必须从返回当年即开始申报
- 虚拟资产不当回事 – 对于虚拟货币是否应作为海外资产披露,CRA态度还不明朗。我建议存疑时优先披露,规范留痕,以绝后患
- 不重视留档 – 入境日估值、房产市价、股票市价截图等都要留存,将来卖出可当凭证;要申报 foreign tax credit 要拿到中国纳税记录和完税证明
- 漏报、错报不自首 → 错过主动披露VDP
新移民头两年报税, 最好请专业人士, 尤其涉及海外收入、资产、国内房产的,一次报错,后面补救代价很大;等呆久了,了解多了,再试试自己动手。
税,是我们在这个新国家的“入场券”。交了税,并且习惯了交税,才算是真正融入。

感谢 你花时间阅读我的文章,真心希望它对你有帮助!如果觉得有用,欢迎收藏、转发,但记得带上我的名字。这篇文章是基于我个人的理解和经验写的,主要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些一般信息。每个人的税务情况都不一样,所以这些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专业意见。如果要做出重要的财务或税务决定,还是建议大家咨询专业人士,或参考官网的最新信息。毕竟政策变化快,我的内容可能没办法覆盖所有细节和动态。
马云, Carol Ma,CPA, TEP,加拿大注册会计师,信托遗产规划师。2006 – 2014年就职于加拿大联邦税务局(CRA),先后担任中小企业税务审计部 ( Audit Division)地下经济审计官; 重案调查部 (Investigation/Enforcement Division)特殊犯罪收入调查官;税案申诉部(Appeals Division)税务申诉裁决官。2014年加入 Tax Solutions Canada 出任 Case Manager,2015成立 JKtax 马云会计师事务所。电话 905-940-1999;邮件 admin@jktax.ca; 助理微信 jktax-vivian,jktax-qing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