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ve all, trust a few, trust us.

海外投资的隐形杀手:FAPI,到底是什么鬼?

很多人以为,钱一转到海外公司,就能“安静躺平”,等赚了钱再慢慢汇回加拿大交税。

结果,现实啪啪打脸。

加拿大税法里有一套专门盯着你“海外小金库”的规则,名叫 Foreign Accrual Property Income, 简称“ FAPI”。

FAPI 是啥?

为什么它让很多加拿大税务居民心惊肉跳?

有哪些坑需要小心?

先来看个场景:

大卫是加拿大税务居民,他在加勒比注册了一家离岸公司,放进去几百万美金投资股票,获得不少收益。

大卫盘算:这些钱不分红,放在海外公司里,CRA总管不着吧?

没想到,加拿大税法直接有一句:👉 “这部分收入虽然是在海外赚的,但我们视同你现在就拿到,必须立刻在加拿大交税。” 这就是 FAPI 的威力(ITA ss.90-95,主要在 s.91 和 s.95)。

FAPI是啥?

FAPI = 加拿大税务居民控制的海外公司赚的“被动收入”,即使没汇回加拿大,也要马上纳税。被动收入包括:

  • 利息
  • 股息,不是所有股息,但大多数投资性股息都算,但源自另一家公司积极经营业务的股息可有例外
  • 租金
  • 特许权使用费
  • 某些保险收入
  • 卖掉投资类资产赚的钱,扣除损失

注意:👉 并不是所有收入都算 FAPI。比如一家海外工厂正儿八经搞生产的利润,属于积极营业收入(active business Income), 通常不算 FAPI。如果这家公司位于加拿大有税务协议的国家,而且业务主要在那儿开展,就能进 exempt surplus(豁免盈余)分红回加拿大时才征税。否则,还是会沾上 FAPI 的边。

什么公司算“CFA”?

FAPI 针对的主体,是加拿大税务居民控制的 Controlled Foreign Affiliate (CFA,受控外国附属公司)。判断标准并不是“个人持股超过 50%”这么简单,而是:

  • 加拿大税务居民(包括有关联的人)合计持有超过 50% 的投票权股份,或
  • 存在符合 ITA s.95(1) 的其他控制条件, 比如间接持股、集团合计控制,甚至事实上控制,通过协议影响公司决策

换句话说,只要加拿大居民加在一起能“说了算”,那家公司就是CFA。

举个例子:

大卫的CFA当年一共赚了10万美金的被动利息收入,大卫持有60%股份。👉 尽管这笔钱并未实发到手,也没汇入加拿大,CRA还是要求大卫在加拿大报税时,把6万美金折成加币计入收入,上交对应的加拿大税。当然,如果这笔利息已经在海外交过税了,可以申请 Foreign Tax Credit 避免双重征税。但别想全身而退,一般来说还是要补不少,尤其是如果海外税率低。

那亏损呢?

有同学会问:要是海外公司亏钱了,能不能在加拿大税表里抵呢?

答案:不能随便抵。

这种亏损叫 FAPL – Foreign Accrual Property Loss,它只能用来抵同一个CFA过去或将来的FAPI,可以往前回抵3年、往未来抵20年;不能像普通亏损那样随意抵掉你加拿大本地的工资或生意收入。

所以,别指望拿海外公司的亏损去大范围抵加拿大其他收入,它被锁死在同一个CFA里。

T1134 和 FAPI的关系

很多人搞混:是不是要在 T1134 里直接填FAPI数字呢?不是。

  • T1134 要求你披露海外附属公司的基本资料、财务情况、以及收入属于哪种类别(Exempt Surplus、Taxable Surplus、Hybrid Surplus 等)
  • FAPI 的结果会反映在 Taxable Surplus
  • 所以你填 T1134 时,背后的逻辑已经把 FAPI 算进去了

如果你该报不报?罚款从每天 $25 起跳,最高 $2,500一份。而且CRA 还可能认为你存在重大过失(gross negligence),那就可能面临更(50%)的罚款。

小心这些坑

  1. 误以为放在 offshore 就安全 – 很多人觉得钱存在海外,CRA 看不到。其实 ITA ss.90-95 专门就是为这种情况设计的
  2. 低估了“控制”标准 – 很多人以为自己只持股 30% 就不用担心。结果和亲戚朋友加在一起超过了50%,或有间接/事实控制,照样算CFA
  3. 不懂亏损规则 – 以为亏损能随便抵加拿大收入,结果发现只能锁死在同一个CFA里用
  4. 条约国 ≠ 自动免税 – 就算你的 CFA 在和加拿大签有税务条约的国家,只有满足“积极营业收入 + 同一国家规则”(业务在那儿开展)才算 Exempt Surplus,不然还是有 FAPI。

写在最后

FAPI 就像一张透明的税网,让CRA能跨境盯牢你的海外小金库。它的逻辑概括下来就是:👉 被动收益在海外公司里不能“装死”,不分红照样要在加拿大交税。从立法角度看,这背后是维护税基公平;从纳税人角度看,就是一个不能掉以轻心的大坑。

所以,如果你在海外有公司、投资、或者更复杂的结构,一定要了解 FAPI,否则等CRA来查了才发现问题就晚了。


你花时间阅读我的文章,真心希望它对你有帮助!如果觉得有用,欢迎收藏、转发,但记得带上我的名字。这篇文章是基于我个人的理解和经验写的,主要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些一般信息。每个人的税务情况都不一样,所以这些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专业意见。如果要做出重要的财务或税务决定,还是建议大家咨询专业人士,或参考官网的最新信息。毕竟政策变化快,我的内容可能没办法覆盖所有细节和动态。

马云, Carol Ma,CPA, TEP,加拿大注册会计师,信托遗产规划师。2006 – 2014年就职于加拿大联邦税务局(CRA),先后担任中小企业税务审计部 ( Audit Division)地下经济审计官; 重案调查部 (Investigation/Enforcement Division)特殊犯罪收入调查官;税案申诉部(Appeals Division)税务申诉裁决官。2014年加入 Tax Solutions Canada 出任 Case Manager,2015成立 JKtax 马云会计师事务所。电话 905-940-1999;邮件 admin@jktax.ca; 助理微信 jktax-vivian,jktax-q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