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ve all, trust a few, trust us.

购房禁令:2027年前外国人别想买房,但这些交易可放行

加拿大买房政策新动向:外国人购房禁令延长两年!

2024年2月4日更新:你还记得那个不让外国人买房的禁令吗?别以为这事就要结束了,财政部今天放了个大招,不仅不结束,还要延两年!原本定于2025年1月1日完结的《禁止外国人购买加拿大住宅法案》(Prohibition on the Purchase of Residential Property by Non-Canadians Act),现在硬生生推迟到了2027年1月1日

这个法案是从2023年1月1日霸气上线的,目标明确:不让外国人买房!打击外国人炒房,让房子回归“住人”的本质,对本地人更友好、更可负担。

禁令细则

法案规定,从2023年起的两年内(2023和2024,现在延至2027):

  • 禁止范围:禁止外国人在加拿大 直接 间接 购买民用住宅
  • 连带责任:任何帮助外国人买房的个人或机构(唆使、诱导、协助)最高罚款1万
  • 强制出售:法院有权强制出售,售房款扣除罚款和费用后,只退给你不超过原购房价的钱,剩下的全归加拿大政府

谁被挡在门外?

一看这些标准,你就知道加拿大是铁了心要拦截外国买家:

  • 不是加拿大公民?不能买
  • 没有永久居民身份(PR或枫叶卡)?不能买
  • 不是印第安原住民?不能买
  • 公司在外国注册的?或虽然在加拿大注册,但由外国人或外国公司控股的?不能买。注意:只要外国人在法律上或事实上拥有10%或以上的投票权或股份价值,就被归为“外国买家”。

那能买房的都是什么人?

禁令也不是完全一刀切,以下这些人还是可以买房的:

  • 国际学生 – 如果你是政府认证的大学注册在读留学生,并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,买房不是不可能:
    • 报税记录:在购房前五年,每年都报税
    • 居住时间:在购房前五年,每年在加拿大实际居住至少244天
    • 房价限制:房价不得超过50万加币
    • 购房限制只能购买一套住宅
  • 工签 – 只要你在买房当天(final closing date)工签还剩 183天 以上的有效期,可以买,只能买一套房
  • 难民 – 如果你有难民身份,随时欢迎买
  • 外国领馆人员 – 你是从事外交相关工作的人,这禁令对你没约束力,随便买
  • 有加拿大身份的配偶 – 如果你的配偶是加拿大公民、永久居民或难民,你们夫妻俩联名买房,照样OK
  • 在加拿大注册的上市公司 – 虽然控制权可能是外国人的,但只要是上市公司,还是可以买

不受法案限制的交易

别看这个买房禁令那么严,其实还是有一些例外!以下这些交易不受限制:

  • 商业、工业地随便买 – 只要不是民用住宅,像农田、工业用地、空地,统统不在禁令范围内
  • 空地能买还能建房 – 就算这块空地的规划用途是住宅用地(zoning 为 residential),也完全可以买来盖房
  • 多单元住宅不受限 – 如果一套房有3个或以上的独立单元,比如那些“大house”或小型公寓楼,可以买
  • 老合同继续有效 – 只要购房合同是在2023年1月1日之前签的,就算交房时间是禁令生效之后,也不受影响

还有一些情况不算“购买”,意思是,即使外国人获得了房产,但因为不构成法律上的“购买”行为,禁令也不拦着。比如:

  • 因死亡、离婚、分居、赠与而继承的房子:房主去世了,把房留给了外籍侄子继承,这是可以的;夫妻离婚了,按分居协议把房子转到外籍配偶名下,这也是可以的;儿女发财了,把房子赠给外籍父母,也是可以的
  • 租来的房子
  • 根据法案生效前创建的信托条款进行的转让
  • 担保人行权而产生的转让 -举个例子,如果一个人贷款买房,但后来还不上贷款了,银行有权收回房子把它卖掉以弥补损失。这种因为债权人行使抵押权而产生的房产转让,外国人买这样的房子不算“购买”。简单来说,房子是因为还不起钱被债权人“收走”或“处理掉”的,这种情况不受禁令限制
  • 为开发项目购买的房子 – 如果外国人买房是为了搞住宅开发项目,比如推倒重建、或做大型改造之类,这种情况不算“购买”,不受禁令限制

协助以上”非购买“交易的个人或机构也不会被罚款,大家放心操作。

说个真实的例子:

大卫是安省本地人,名下公司拥有几套民居出租房,靠收租过得美滋滋。几年前,他还立了遗嘱,并做了两份授权文件:

  • 一份是个人医疗授权(POA for Personal Care),交给哥哥,负责他的健康医疗相关决策
  • 一份是财产管理授权(POA for Property),同样交给哥哥,负责他的财产管理

2020年,哥哥回流到香港后,主动放弃了加拿大籍(直接变成“外国人”)。2023年大卫不幸重病昏迷,哥哥拿着授权书回到加拿大,接管了他的公司和房产。结果呢?这家公司的实质控制人变成了外国人,而公司名下的房产还是民居!

根据禁令,大卫的公司直接触发了罚款,金额一万。

如果大卫当初稍微多留个心眼,结果可能会完全不一样:

  1. 及时更换POA授权人 – 哥哥放弃加拿大国籍时,换个本地人作为授权人
  2. 增加备选授权人 – 一旦主授权人不能履职,备选授权人可以无缝接手
  3. 哥哥拒绝履职 – 如果哥哥不接手公司管理,也不会触发禁令

这个案例我学到了什么?

两点深刻教训:

  • 加拿大法律有多细致、多严苛。政策随时变化,稍不注意就会中招
  • 提前规划有多重要。很多时候,一个小决定就能改变结局

风险未至,规划先行。与其等着问题发生再补救,不如在每一步都留个“Plan B”。就像这次买房禁令延长,政策变了,机会也在变,但谁提前做好了“剧本”,谁就能更从容应对变化。记住,人生的主动权永远要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

你花时间阅读我的文章,真心希望它对你有帮助!如果觉得有用,欢迎收藏、转发,但记得带上我的名字。这篇文章是基于我个人的理解和经验写的,主要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些一般信息。每个人的税务情况都不一样,所以这些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专业意见。如果要做出重要的财务或税务决定,还是建议大家咨询专业人士,或参考官网的最新信息。毕竟政策变化快,我的内容可能没办法覆盖所有细节和动态。

马云, Carol Ma,CPA, TEP,加拿大注册会计师,信托遗产规划师。2006 – 2014年就职于加拿大联邦税务局(CRA),先后担任中小企业税务审计部 ( Audit Division)地下经济审计官; 重案调查部 (Investigation/Enforcement Division)特殊犯罪收入调查官;税案申诉部(Appeals Division)税务申诉裁决官。2014年加入 Tax Solutions Canada 出任 Case Manager,2015成立 JKtax 马云会计师事务所。电话 905-940-1999;邮件 admin@jktax.ca; 助理微信 jktax-vivian,jktax-qing